更新时间:2024-01-31

八佰:为什么不是《谢晋元》


我认为这是我看过的比较好的一步军事题材战争电影,比金刚川好看100倍,同样的导演,为什么在两个剧里差别那么大?

可能剧本占了比较大的一部分。

在场面上我觉得还是比较写实的,你可以在下沉的镜头里看到各种各样人的缩影,在军人,舞女,老师,学生的身份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都是比较有血有肉的,相对来说比较立得住的。有些人比如说那个大学教授,你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这个人给我们感觉非常的真实,因为我们生活里就是存在这样的人。他虽然是租界的知识分子,他心里还是对祖国有那么一些眷恋和热爱的,由于自己的家庭,性格等各个方面它不能够直接表现出来。但在某一个瞬间他会得到爆发。
相对而言,有些评论里说他没有立得住的人物,这一点我想说的是人物他是不需要立的,他本身就是在那里你拍到他他就是那样的,而不是说你通过电影去塑造某个人物,如果说你要立某个人或者说某些人,那么这个电影不如叫谢晋元,叫我和我的团。
当然谢晋元和上官志标,这些人我们是不能够跳过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把视角过多的集中在这些人身上,这样会不会造成我们对底层人物牺牲士兵的一种距离感,就比如说在场面里一定会有牺牲,那么这些牺牲的人他们的家庭是怎样的?他们的人生是怎样的,他们过得怎么样?我们只看到一个生命的逝去,我们没有看到他背后应该呈现的东西,是一种由于战争爆发所致的很惨烈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国破家亡。

甚至是因为上层的某个决定甚至错误的决定就让他们白白送死。

比如说蒋委员长的不抵抗,在影片中的撤退,再比如开头湖北保安团的支援,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散兵游勇让他们对抗有组织,有战术的,有装备的日军。很可能就是白白送死。

再比如那个护旗的策略。按照当时谢长官的视角,也许不护旗。不竖起那面旗死不了那么多人。

但最终还是决定要竖旗帜,当然树旗帜可以极大的提升我们的士气,可以凝聚我们的民心,但是可能会造成一些人员的伤亡。这样的决定,我们作为一个普通底层人民是没办法做决定的。我们或许会想要是我的话,我可能就不竖旗了,这样可以保全大家,让大家苟活一段时间。

但是领导他是不会这样想的,他有他的决定,他有他的思维谋略。

现在很多的电影都把视角往下沉,聚集到这些小人物身上,就是因为我们和他们有着很深的共情感。我们是不会和那些长官共情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领导。我们和他们的思考方式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小人物可能就是想活着,想团聚,偶尔会爆发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大人物可能更想的是完成任务,完成指标,要考虑政治权谋,政治博弈,他们了解的更多,也就越不纯粹。

影评人呢有些人他是领导,或者说他不是底层人民。他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甚至是知识层面。文化层面去讲这个东西,所以他才会对底层的人民有那么强的割裂感,就是因为他没有站在那些士兵的角度思考问题,他完全是站在一个领导的长官的角度,他在诘难说为什么没有把谢晋元这些人物立得住?

首先这一部不是专门写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电影,所以不需要浪费太多笔墨去琢磨于领导或者说团长他们的故事。

其次政治这个东西我们不能够说的太多。我们不能够谈论的太多,你想要立得住军事人物,你一定要涉及到政治层面的东西。这个东西在我们社会中是不允许谈论的。

最后,这个电影可能有更深层次想表达的。
我觉得他首先表达了一种无奈。一种在大环境的背景下,小人物非常苍白的无力感。就是说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是不能够改变任何东西的。他只能被铭记,但是不能被拯救。

那么在这里提一下几个彩蛋吧。

1.金刚川里出现的白马是不是和八佰的白马是同一匹呢,或者说是一个管虎留下的彩蛋,同样是一种隐喻,但是金刚川里没有任何的衔接,非常的生硬。但在800里白马有隐喻,有呼应,而且也有衔接,有剧情。

2.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在最后他是怎样的结局?影片里没有说到。在这里张译和姜武同样都是一开始的贪生怕死到最后的蜕变,有的人蜕变了,有的人没有蜕变,这都是符合人物的。

还有就是方记者,他一开始也是比较贪财,一名记者为了一些钱财然后出卖情报给英美报纸和日军,在和英美记者交谈过程中,外国记者问他,为什么你是那么特别的?好像对面的那些将士浴血奋战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然后后面呢他开始深入到军营里了解了将士们的一些生活然后决定留在军营里。记录着他们的生活。最后他随军队一起过桥,而他最终选择了保护将士们留下的遗物。

反而老算盘穿着记者的衣服和帽子。混进了记者大部队里,逃到了租界内。这里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物的反转。一个记者他觉醒了民族意识,开始帮助将士们记录一些东西。一名士兵反而做了逃兵。

3.影片里出现了一些动物。比如说老鼠,白马,猫,乌鸦,死掉的狗和活着的狗,赌场老板的孔雀。

在一般的军事题材电影里,我觉得很少出现这这么多种类的动物。

当然老鼠,乌鸦死掉的狗都是营造了一种非常可怕的,压抑的,昏暗的战争氛围。

我个人认为呢白马是一种希望的象征吧,毕竟在战场上居然没有被打到,甚至打死。有一点这种艺术化的抽象隐喻,那么这个隐喻呢我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希望。因为影片中也提到了赵子龙,赵子龙的经典形象就是骑白马的白袍小将,而且他也是镇东将军,护国柱石。赵将军和谢将军的形象有点重叠,也可以用一身是胆来形容谢晋元将军和800壮士。不知道有没有影评人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那么至于猫呢在短片里出现了比较短暂的几帧。然后活着的狗出现在一小时13分开头部分,看这样子是条比较可爱的小黑狗。小猫出现在一小时13分18秒。也代表了军人生活的一种情趣,无论是什么人,大家需要可爱的小动物来拯救。这可能是导演的一种偏好。

至于孔雀的话可能就象征着一种非常奢靡的生活了。

4.上海不愧是中国的经济龙头,在战时都体现出非常市场化的一个经济,各种新兴的事物,比如说话剧啦。可口可乐啦,咖啡店,屈臣氏,赌场,还有在52分30秒的时候出现了。赌博竟然有大日本军和小华军的赌场盘口,赔率是3:1。还有在现场卖望远镜的,这种做生意的思维头脑像我一辈子都不会想得到。

当然也营造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木不仁的部分国人形象,和上海小市民形象。

当然在家国面前他们最终都觉醒了民族意识开始伸出很多手,来拯救我们的士兵。

5.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戏子,古代通常把他们叫做伶人,然后这些人反而是爱国的,他们在租界内把《挑滑车》演出改成长坂坡,赵子龙七进七出之战。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有一种民族觉醒的意识的。后面当欧豪小端午死掉的时候也有那样的场面,就是他一个人面对很多敌人依然保持不畏惧的姿态迎难而上。

反倒是蒋委员长给将士们下的命令是这只是做给国际社会的一场戏而已。

这一种对比让我觉得对蒋很恶心。

至于这些800勇士的后续结果怎么样,我只能说是更令人唏嘘的一部分。他给予了我们无限的思考,为什么这些英雄在战后会变成那个样子。或者说他引发了我们对这些人物的一个思考。一个了解。

这里面包含了我们对中国部分社会的了解。包括谢晋元作为政治的一个牺牲品,他被叛徒刺杀,他的家人奔走相告,不被国民党当局重视,在文花革命中,惨遭迫害。假如你在往深里了解的话,他就更会引发你对我们中国社会时局的一个思考。

当然如果说仅仅把它看作是战争的一部分,甚至是这个缩影的话,我觉得也是完全可以的,你甚至可以不用了解任何人物,你就把它当做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特定区域特殊政策,特殊政治手段的一个军事片来看就好,因为现场还是比较真实还原的。


八佰(2020)

又名:八百启示录 / 战争启示录之八百壮士 / The Eight Hundred

上映日期:2020-08-21(中国大陆) / 2020-08-14(大规模点映)片长:147分钟

主演:王千源 张译 姜武 黄志忠 张俊一 欧豪 杜淳 魏晨 张宥浩 唐艺昕 李九霄 李晨 梁静 侯勇 辛柏青 俞灏明 刘晓庆 姚晨 郑恺 余皑磊 黄晓明 徐嘉雯 张承 马精武 胡晓光 陆思宇 白恩 曹璐 刘云龙 杨嘉华 中泉英雄 高爽 郑伟 高冬平 黄米依 曹卫宇 宋洋 徐乐同 徐幸 

导演:管虎 / 编剧:管虎 Hu Guan/葛瑞 Rui Ge/胡坤 Kun Hu

八佰的影评

Hey
Hey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