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与孩子们的关系,很像奴仆与主人的关系:事无巨细、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们着想、讨他们欢心,以得到主人的喜爱为荣耀与幸福。玩具们的整个的生活,都以主人的习惯与作息为中心,为孩子们任性与不可预测的行为而焦虑与抓狂。不过,他们不得不这样,他们天生这样,就像宠物(狗狗)依附于主人。
其中有些玩具(比如牛仔胡迪),将照顾、爱护主人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并升华为信仰;也有些玩具,因屡遭抛弃而幻想破灭,开始厌恶人类甚至走向邪恶(如草莓熊);还有一部分玩具,在被主人抛弃后从“依附”中挣脱出来,追求自由的生活,从而打破了他们作为玩具的基因设定(如牧羊女)。
玩具们的“具生”注定是一场悲剧,终将被抛弃(如叉叉所说的,终将化为“垃圾”)。不论哪个玩具,都要经历、跨越这场被抛弃的心理之战,并在跨越之后做出选择:是听天由命,任己腐蚀消亡;还是固执己见,寻找下一位主人、下一场庇护、下一个熟悉而又符合天性的生活;还是因噎废食,仇恨命运;亦或是走向自由,拥抱艰苦的自力更生。
第一种选择是懦弱消极的,第二种选择不过是命运的重复与抉择的推延,第三种选择是众叛亲离的;而第四种,追求自由,略积极而超越些。
牧羊女那样的女强人式的人物,在经历了在橱窗里多年的积灰后,选择了自由的生活。不过对于玩具们来说,自由的生活,是艰苦的(牧羊女简单包扎的断臂即是证明,我在观影的时候,总在担心她的胳膊会不会随时掉下来)。
自由得到了,原有的生活目的感(爱孩子们、获得孩子们的爱)却丧失了。牧羊女用来填补空虚掉的目的感的,是帮助游乐场里的玩具找到属于自己的主人(这点是很讽刺的)。
这是这部电影不得不面对,却又无法以“动画式”的视角圆满解决掉的问题。胡迪在片尾,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选择了自由,但这远远不是结束,更不是答案与归宿。也许,玩具总动员,也终将是个悲伤的故事:玩具们在岁月中腐化,被遗忘;孩子们在时光中成长,忘却他们的玩具,和童年。


玩具总动员4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