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拿掉小丑这个ip来探讨人性多面还是值得品味的。一个遭受精神疾病和社会打压而诞生的,甚至是最后对生活有向往的小丑,很难想象他是蝙蝠侠里的恶棍,或者说只是借了层皮。但如果没有“小丑”的名号加持,纯粹作为原创角色来讲,也未必能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这种情况就像这部剧情面临的问题一样矛盾,人们到底是更爱“小丑”还是更想看一个内心复杂的亚瑟。
joker对于哈莉和信徒来讲是一面旗帜,他们期待那个无视法律和制度的小丑能再次掀起狂澜,他们摇旗呐喊着,期待自己心目中的精神领袖能够带领他们释放压抑已久的疯狂。所以到最后亚瑟自己说出从来就没有“joker”的时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幻想破灭,对哈莉来说更是透顶失望,因为她只是对joker有近乎癫狂的崇拜,她从来没爱过面具之下真实的亚瑟。但讽刺的是,正是因为哈莉的出现让亚瑟觉得自己的疯狂有了归属,开始对生活有所期待。
曾经的同事怀念那样的亚瑟,现在的信徒期待那样的joker,大家爱你爱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一面,但人不止ab面,或许没有人爱真实矛盾又复杂的你。
戏里哈莉和游民对于亚瑟的期待和失望,和戏外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和失望几乎趋于一致。我相信人们走进电影院都是和哈莉一样期待一个我们心目中的小丑重回荧幕,并再次兴风作浪,但走出影院我们察觉这并不是我们认知里的joker,他只是在和社会抗争,他疯累了甚至想变回普通人。很多人评价说看完电影发现小丑竟是自己,我认为这部电影里的小丑是这部电影本身,导演没有在意粉丝想看什么,甚至没有延续上一部成功后的商业价值,这部电影的上映和剧情完成了闭环,或者说更像一次目的不明的实验。但说到底导演还是向joker这个ip借了些东风,借这个足够疯狂的影视形象使自己作品更便捷的达到戏剧效果。不过一个健全的流行文化符号是靠原作和观众共同塑造的,如果说第一部是借用了观众对小丑的喜欢和期待,那么第二部是抛弃了观众,粉丝不买账也理所当然。
但作为蝙蝠侠的粉丝我还是要说一句,蝙蝠侠和小丑是对立而相辅的存在,小丑的反复作恶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蝙蝠侠的强力压制,没有蝙蝠侠的小丑或许只能是一次昙花一现的疯狂。
电影结尾没有交代探监的是谁,来探监的可能是你我,发现戏里戏外的小丑已经不复存在(甚至被处死)
又名:小丑2 / 小丑:双重疯狂(台) / 小丑:双疯(港) / 小丑2:二联性精神病 / 小丑2:双重疯狂 / Joker 2
上映日期:2024-10-16(中国大陆)/2024-10-02(中国台湾)/2024-09-04(威尼斯电影节)/2024-10-04(美国)片长:138分钟
主演:华金·菲尼克斯 Lady Gaga 布莱丹·格里森 凯瑟琳·基纳 莎姬·贝兹 史蒂夫·库根 哈利·劳蒂 雷·吉尔 梁振邦 雅库布·洛弗兰德 比尔·斯米托洛维奇 莎珑·华盛顿 阿尔弗雷德·鲁宾·汤普森 康纳·斯托瑞 格雷格·丹尼尔 麦克·勃兰特 乔治·卡罗尔 约翰·莱西 提姆·狄龙 韦恩·德哈特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