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洋中那孤傲的象牙之塔。
The greatest ivory tickler on the seven sea.
看完整部片子的时候其实这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用来形容1900再合适不过。
孤独且自由的钢琴天才,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月,生于弗吉尼亚号,生于斯,长于斯,他从未离开这艘船,短暂且璀璨的一生都在这里度过。我一直不认为孤独是一个含有悲观意味的词汇,起码在这部电影里它并不是。1900确实是孤独的,在这个世界,他没有身份没有故乡,连名字都来源于一个年份。和陆地不同,如果你生在海洋上,就好像你的生命也是随着海洋四处漂泊的,它没有机会落在实处,也就仿佛从未在这个世界存在过。

1900在舷窗之中望向大海的时候,是孤独的,他通常一言不发,无人知道他心中所想。
1900偷溜进通讯室,在电话本中随机挑选着对象,宁可与一个陌生人聊天,像是一个孩子一时兴起的恶作剧。那一刻是我感觉他最孤独的时刻,而没有人愿意再跟他多说几句废话。
新世纪的第一年,从欧洲横跨大西洋,无数移民客,美国成了世界众人的朝圣地。三等舱的船舱之中,挤满了在听他弹琴的人,但在第一个人喊出‘America’的时候,所有人都奔跑出去消失了。1900偏过头望着突然空无一人的客舱,旋律戛然而止,只留几键余音。那一刻,他是孤独的。
而他是与这种孤独自洽的。他并不惧怕孤独。

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孤独,还有无限的自由。还有无限的音乐,有88个琴键,有来自大海的呐喊。有每一次停泊时遇见的每一座城市,仿佛只是轻轻靠岸便已在那片土地上读懂了春夏秋冬的轮回;有船头到船尾之间走过成千上万次的四方天地。
The ocean was his home.
他在他的世界中鲜活地存在着,天真又固执,他的心灵与这艘船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个音符紧密相连,船上的世界对1900来说,比真实的世界更轻盈,更自在。

他也获得过人生的高光时刻,拥有了非常重要的朋友,收获了会记挂他、为他的告别而流泪的船员们。只是比起大多数人来说,那还是太少了。

我特别喜欢1900用钢琴曲跟小号手max讲每个人的故事那段,还有看到女孩开始变奏的那一段。给我的印象反而惊喜于斗琴那里。
从那段剧情之中,钢琴对于1900的意义被具象化的展现出来。无关炫技,无关金钱与名誉,他只是在用钢琴曲去诉说一段段故事。场景、声音、气味、情绪、过去、欲望......他好像有超能力,他会阅读,不是指读书,他能读懂每一个人背后的故事,他们在陆地世界的印记,然后随心所欲地让他们的故事从钢琴曲中流淌出来,所以他弹琴从不用谱子,也从未想过复刻哪一首曲子。因为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

另一段刻录唱片的情节。1900开始只是随意弹奏,却从看到女孩开始就不经意变奏。我特别喜欢那段的钢琴曲,宁静而美好。在这个时刻,爱情更像是一种隐喻,一个契机,一个1900真正同外界产生模糊的情感连结的桥梁,这个契机用人与人之间最无法解释的心动来展现则再合适不过了。
那也是第一次,他真正动摇了,他矛盾了,他开始想象陆地的生活,想要做出另一种选择。
他是有选择下船的机会的,而这个机会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
从他的追寻到他的放弃,这些选择完全追随他的自由意志,我觉得其实再圆满不过。

换做之前可能我也会不解,也会疑惑,为什么不下船呢?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你还没有去过怎么知道它没有那么精彩?1900可以同他的音乐一起扬名立万,就像max说的那样,让无数人知晓这样一位天才艺术家,然后收获数不尽的财富与名誉,然后成家立业…
可是偌大世界走过一遭后,现在我非常理解他为什么不下船了,我太懂了。
因为我偶尔也曾想过,想过能不能也有一艘属于我的弗吉尼亚号,可以让我永远在此停留。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用自己的主流观念去强加给别人的生活,哪怕这种生活在他人看来是如此可怖。
而船就是1900的陆地,弹钢琴就是最简单纯粹的快乐。
我们总是被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困住,从而被迫做出各种选择,又因为不愿承担自由的代价,自愿带上枷锁,画地为牢。我们做出了那么多其实让人不快乐的选择,而最终究竟收获了什么呢?多年以后再回首往事,会不会发现,曾经所在意的一切,都是一场虚无?

如果一个人,明白自己为何而生,从何而来,又将前往何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会为了什么而快乐又会为了什么而悲伤;知晓自己想以怎样的姿态活在这世界上,想要追寻怎样的梦想,又能选择何种归宿……
这其实是一件幸事。

“我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才停下 ,是我看不到的东西。那些漫无边际的城市,可以说,什么都不缺。就是没有尽头。我看不到东西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陆地。对我来说是太大的船。就像女人太漂亮,旅途太长,香水太浓。这支曲子,我不知道从何弹起。我永远离不开这条船。不过,我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反正对别人来说,我也不存在。”
那一刻,我并不会觉得他懦弱,我反而觉得他很勇敢。
如果回到陆地,他可能不会再弹奏出那样的曲子了。
那可是上帝的键盘啊。换了哪个都不是这一个了。


我有时候会在同一部片子里看许多不同的评价,又深知人和人的思想到底能差出多大的鸿沟来,但我还是觉得这世界对理想主义太过于鄙夷了。
其实这部片子是一个朋友强烈安利给我的,她说这是她的人生电影,每年都要重新看一遍。

电影用两个小时讲述一个故事,那些平凡琐碎的细节被过滤掉,提纯出角色丰满且鲜活的一生。观众在两个小时之中和角色共同经历所有的喜怒哀乐,仿佛和他们的生命紧密相连。相比之下,普通人却往往需要一生的时光,才能反复地理解、体悟和验证那些看似简单却深刻的道理。

哪怕是同一部电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我们的经历,不断与我们对话。我们看到人物的挣扎、成长,甚至是自己的影像。在不同的时光里,电影也同我们一起成长。它始终是那首永恒的诗,是我们与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连接着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或许,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最爱。
或许,这就是我们如此热爱电影的原因。

像1900一样,每个人都会拥有站在船梯上的那一刻,不同的是你将如何选择。没有哪种选择是错误的,重要的是这是否真正是你想要的。
无论这一生是跌宕起伏还是按部就班,是爱恨纠葛还是得偿所愿,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弗吉尼亚号,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说出那句:
“I like that. That I can live by.”

写到最后,突然想起《残次品》里的一段句子,很像1900带给我的精神:

“我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普通的个体。
我从一个细胞里来,死亡是我旅程的终点。

然而,我并非造物的悲剧。
因为在我的身体里,有光年之外,无数星辰粉碎后的尘埃。
我的灵魂中,凝结了洪荒至今,浩荡璀璨的文明与历史。

我一生何其有限。
但我又是不朽的。”


海上钢琴师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1998)

又名:声光伴我飞(港) / 一九零零的传奇 / 1900海上钢琴师 / 传奇1900 / The Legend of 1900 / 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

上映日期:2019-11-15(中国大陆) / 1998-10-28(意大利)片长:165分钟

主演:蒂姆·罗斯 普路特·泰勒·文斯 比尔·努恩 克兰伦斯·威廉姆斯三世 梅兰尼·蒂埃里 皮特·沃恩 尼尔·奥布赖恩 阿尔贝托·巴斯克斯 加布里埃莱·拉维亚 科里·巴克 西德尼·科尔 Luigi De Luca 尼古拉·迪·平托 费米·依鲁福祖 伊斯顿·盖奇 凯文·麦克纳利 布莱恩·普林格 沙拉·鲁宾 希思科特·威廉姆斯 阿妮妲·扎格利亚 安吉洛·迪洛雷塔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 编剧:亚利桑德罗·巴里克 Alessandro Baricco/朱塞佩·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

海上钢琴师的影评

Yumi
Yumi • 下船吗